一 四个发展阶段 1.第一个发展阶段:1946年到1958年 电子管计算机时代 特点:1946年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在宾夕法尼亚大学问世,它由冯·诺依曼设计,运算速度慢,体积大,功耗大,成本高,没有操作系统。是计算机发展历史上的里程碑。(ENIAC)。主要用于重要机构或者科学研究部门的科学计算。
2.第二个发展阶段:1958年到1965年 晶体管计算机时代 特点:采用晶体管作为逻辑开关元件,存储量增加,运算速度比上一代提高了近百倍,体积只是第一代的几十分之一,有了计算机算法语言。运算速度高,功耗低性能稳定,但是依然没有操作系统。但有了管理程序。
3.第三个发展阶段:1965年到1970年 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 特点: 计算机变得更小,功耗更低,运算速度更快,可靠性高。不仅用于科学计算,还用于文字处理、企业管理、自动控制等。
4.第四个发展阶段:1970年至今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 特点:体积小、运算速度快、发热低、稳定性高、维护方便、造价低。
(1班 付兴朔 学号:2020012059)
二 工作原理:采用二进制形式表示数据和指令将程序和指令先储存在主存储器中,使计算机在工作时能够自主高速的从主存储器中提取指令,并执行,知道遇到停止指令。
(1班 付兴朔 学号:20202012059)
三 16GB=2^34B 64字节就是2^3B 所以二者做比就是地址线数。 所以地址线数为31. (1班 付兴朔 学号:2020012059)